上禮拜我住處的洗衣機用掛了。那台三年半前花三千塊買來的二手貨,算算也用夠本了。

在台北市,大部分的人應該都知道,要買二手家電就是要走一趟廈門街。今天(9/11)下午我又去了趟廈門街,找了我在台北生活的第二台二手洗衣機,花了三千三百塊。

跟店家約好運送時間後,我在廈門街走晃了一圈。我這才發現,原來這街不止賣二手家電,還有不少的二手傢俱店。走在這不像所謂的繁華台北的街道,我看到的是一幅夏日午後慵懶的景象。許多店家的頭家都坐在店面的最裡處打盹,不需汲汲營營但求溫飽的樣子。

不過我今天想提的重點不是廈門街,而是一街之隔名聲更大的牯嶺街。

我對牯嶺街的印象是楊德昌1991年的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這部電影。嗯,更正確一點的說法是,這部電影讓我第一次知道台北有一條牯嶺街,在我還是個像電影中主角「小四兒」年紀相仿的青春少年時。說來真是奇怪,這部有點年代的電影竟會讓我一直記得。是因為片名有點聳動,還是因為這是一部講述癡狂少年青澀時期的電影?我不知道。只是我一直都很喜歡這類的電影。以青少年為主角,以校園為故事背景的電影我都很喜歡。當然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講的不只是這些,它還紀錄了四、五零年代的台灣歷史。



走在牯嶺街的巷弄裡,樹蔭茂盛,涼風徐徐,鳥鳴不絕,舒服宜人。好幾位計程車問匠都把車開來這小憩一下,放下椅背,打開冷氣,享受這台北市難得的寧靜。





這附近座落不少大宅院,那種沿著圍牆漫步要五到十分鐘的大戶人家。老平房,瓦片屋頂,庭院老榕樹。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庭院深深吧。與現在的豪宅相比,望著這些大宅院,我想到的不是這要花多少錢,真是有錢人啊這類的羨慕與嘆息。我心裡想的是,在這些圍牆背後,在這些深深的庭院裡,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啊,亦或有多少不堪再提起的回憶?在光陰之河一去不回的流逝中,在時代轉變,歷史更迭後,屋裡的人們是如何地看待與面對?


也許下次再來時,我會與坐在大宅院圍牆外人行道座椅的老者一起抽幾根菸,讓他帶我到那個曾經屬於他的青春年少。



底下是我找到的一些關於牯嶺街的二三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牯嶺街最初叫龍口街,日據時代,現今牯嶺街的所在,是台灣“總督府”的宿舍區,庭院宅邸,街巷修然。二戰後,日人遣返在即,乃紛紛整理家當,將字畫、古董、藏書等就地擺攤,低價出售。日本人走後,市集隱然成形。

  國民黨敗退來台後,“軍公教人員”又成了舊書的提供者和消費者。於是,以牯嶺街為中心,漸漸蔓延到廈門街、福州街、寧波西街等相鄰街道,處處都有人設攤開店,販賣過期雜志、漫畫、月歷,用過的教科書、各種雜書,乃至絕版書、線裝書、手抄本等等。最盛時期,聚集了100多家的攤商,“牯嶺街”也幾乎成了"舊書攤"的代名詞。

一九七三年,以舊書攤聞名的牯嶺街完成了路面改善工程,台北市政府認為舊書攤有礙市容,一九七五年,集中遷往位於新生南路與松江路間剛落成的光華商場,至牯嶺街僅保留十餘家店面繼續營業,惟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,舊書店陸續關門,二○○四年時,僅剩下四、五家老店在那兒守著陽光,守著即將沒落的老街故事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